马甲袁绵绵,种田,古代言情,乡村,穿越小说《穿成古代小村姑》是最近很多书迷都在追读的,小说以主人公袁绵绵聂飞白为主线。腊晚作者大大更新很给力,这个大大更新速度还不错,穿成古代小村姑目前已写5.0万字,小说最新章节第12章 小叔拜师,小说状态连载中,喜欢种田,古代言情,乡村,穿越这本小说的宝宝们快来。

一、作品介绍

《穿成古代小村姑》小说是网络作者腊晚的倾心力作,主角是袁绵绵聂飞白。主要讲述了:架空+古代+种田+经商+有cp 现代打工人袁绵绵穿越成了古代乡下的一个小村姑,她一个南方姑娘一睁眼就是冰天雪地,差点没被冻死。 家里穷得叮当响,对比小说里那些不是穿越成皇室公主就是世家小姐的前辈,袁绵绵两眼发黑,这日子可怎么过呀……...

二、书友评价

作者大大的书籍还在推荐中,读者很喜欢这本书,但是还没有评价哦!

三、热门章节

第1章 穿越了

第2章 丁良才

第3章 识字开蒙

四、作品试读

丁良才本就不是什么正经的启蒙先生,虽说也是从三字经教起,可没用几日小丫头就把三字经上的字认全了。虽说拿着毛笔写出来的大字歪七扭八地不像个样子,笔画却是一点儿也没写错。

丁良才看着她着实是块念书的好料子,便索性把三字经扔到了一边,挑了些浅显易懂的诗词歌赋教授给她。

一开始怕功课安排得太深,小丫头学起来吃力,谁成想就跟学三字经时一样,他不过读解个一两遍,袁绵绵就差不多能背诵下来并且通晓其中的含义了。不过几日的光景,小半本诗经都教进去了。

这下他越发地来了兴致,倒是把教学生这事儿当成了正事来干,自己的读书温习都排到后头去了。

这头丁良才正美滋滋地当着绵绵的启蒙先生呢,哪能想到他家里因为他这一去音信全,早就乱成一团了。

丁良才原本也就是个家道寻常的书生,指望他挣下银钱家业那是白日做梦。整个丁家从上到下,就没一个会赚钱的主儿。眼瞅着坐吃山空,也不是长久之计。丁家老两口相互一合计,给他娶了个自带金蛋蛋的媳妇儿。

妻子王氏是丁良才姨母家的表妹,这王家从祖上起就是殷实富庶的人家,家里的良田每年产出的粮食吃都吃不完。王家老爷又颇懂经营之道,在城里跟人合伙做些买卖,倒是混得十分体面。

两家本就沾亲带故,丁家虽然家资不丰,却是世代的书香门第。两家结亲,丁家是为了王氏经营产业的本事,王家图的则是一个好名声,也算是各取所需。

王家人丁单薄,王老爷虽然妻妾成群,却只得了王氏这一个闺女。王氏出嫁时,银产田地不知陪嫁了多少,丁家便就此富裕了起来。再加上王氏从小跟在她父亲身边,虽是个女子,那些个生意买卖上的门道,却也学了个七八成。

嫁到丁家以后,操持内外那都是一把好手,又亲自打理着几处买卖。待到二儿子丁子墨降生以后,丁家上下已经住到前后三进的大宅子里,满园里的婆子丫鬟小厮家丁,一家子进出皆是呼奴唤婢,已然富贵至极。

士农工商,古代商人的抗风险能力是非常低的。看着丁家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,可万一哪天招了权贵的眼,一切都将付诸东流。王氏虽骄傲于自己的能力,却也为自家的前途忧心不已。

俗话说,万般皆下品,唯有读书高。这也是这个时代最鲜明的时代特点。考取功名,封妻荫子,向来是一个家庭改头换面,跨越阶层的不二途径。

因此,王氏自嫁入丁家以后,除了内外操持打点,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给丈夫创造一个良好的条件,敦促他读书进学。

两个儿子到了开蒙的年纪后,也立刻请了为他们开蒙的先生进府教导。

只是也不知这丁良才是运气差了些还是怎么,虽说是早早地便中了举人,看着前程一片大好,可后来三年一次地上京科考,愣了考了四趟也没考上,次次名落孙山。

眼看着丁良才这半辈子都搭在读书上也没个成果,王氏心里那当官太太的心思也就歇得差不多了,转头把那些功名利禄的期望放到了自家的两个儿子身上。

丁良才心里憋着一口气不肯认命,这书读了几十年,走到这一步举人也中了,就差这临门一脚,偏偏是卡在这科举考试上头。

如今自己眼看着三十大几岁,已届不惑之年。这在古代说起来年纪已经不算小了,可他却连个一官半职也没混上,白白可惜了这么多年的辛勤,说起来实在觉得愧对家人,颜面光。

这不是,老头自己发了狠,寒冬腊月的不顾妻子苦苦拦着劝着,只带了两个不怎么光的书童便上了路,弄得王氏在家气也不是,忧也不是。

王氏那边呢,倒也不是非要拦着他不让去,一个是这年根底下天寒地冻的,路不好走便罢了,一个不慎就得遭罪。

再一个,她前些日子去庙里上香的时候,摇了个签文出来。找那大和尚解签,说是近期不宜出行,恐有性命之忧。她便记在了心上。

横竖春闱考试得等到来年三月,在家好好地过了年,过了年开冻了再安排周全着上京去也迟不了几日。偏偏这个丁良才,平日里不理事,她怎么说就怎么是,好说话得很,这时候却拗着性子死活是非走不可。

王氏最终还是犟不过他,只得由着他去了。

丁良才这一走,可算是把王氏的魂儿都给带走了。她心里总记挂着在庙里解签的事儿,见天地提着心吊着胆,里觉都睡不安稳。

每日里跟着身边的丫鬟婆子止不住地念叨,也不知道老爷走到哪儿了,可是遇上大雪了,一会儿担心两个傻瓜书童伺候不好他,一会儿又琢磨他带着气儿着走得匆忙,银两可曾带够了……

她是日日夜地盼着丁良才早日安顿下来,寄回保平安的家信,每日都得使唤小丫头往门房那头跑上十来遍去问。

这人都走了快俩月,是半点音讯全无。从自家到得京城,再怎么说也用不了俩月的时间,王氏想着那个签文,心里更是急得发慌,实在是坐不住了,遣了几个人高马大的家丁,让一路沿着官道往京城的方向去寻寻。

这边厢家丁刚派出去没几日,王氏正在家里成日地念着阿弥陀佛,前后脚的空儿丁良才寄来的家书便到了。

王氏当下大喜,以为是到了京城来报平安的,赶紧叫着两个儿子去了婆婆的院子,让大儿子丁子璞展开信来念给婆媳两个听。

听到丁良才路上遇上了强盗,盘缠被抢了个精光,虽是收到家信心里有了些底,婆媳俩还是吓得脸色发白,直到听到后面遇上了好心人得了救,这才松了口气。

知道了丁良才还在袁家将养着,婆媳俩便互相商量了一番。家信里写明要多带些银钱过去,权做袁家救命之恩的谢仪。若是只遣了家丁过去,这大笔的银钱带在身上总是怕不妥当。

至于旁人……王氏头顶上早没了公爹,婆媳两个妇道人家也是不行的,大儿子丁子璞倒是合适,只他这两日着了寒,正咳嗽着,路上天寒地冻的,再奔波劳碌一折腾,小病也得酿成大祸。

最后,还是丁老太太拍了板:“就叫子墨跑这一趟去吧,翻年他也十四了,出去见见世面也是好的,别人家这个年纪娶妻生子的也多的是,总该锻炼锻炼了。你若不放心,多给他带上几个得力的小厮也就是了。”

王氏见老太太这么说,便也应了。

于是第二天一大早,丁子墨便带着几个小厮急匆匆地上了路。路途不算很远,到了袁家所在的小村庄袁家村的时候,正是腊月二十九。

不得不说,这古代过年的气氛倒要比现代的时候浓厚多了,袁家虽然是乡下种地的人家,操持起来却颇有年味,袁绵绵瞧着这各种民间风俗,头一次参与其中便新鲜的不得了,玩得有滋有味的。

过了腊八就是年,吃过了腊八粥,袁家上下便开始忙活起来。

她爹袁向田把地窖里那些存着过冬的蔬菜倒腾出来不少,又赶在年前,带着小叔袁向善一块儿给被雪压塌了的窝棚顶子铺上厚厚的稻草,底下那粗长的木头支着,等翻年开春了,再拆了重新翻盖一番。

袁婆子带着周氏和妙妙母女,三个女人整日里坐在炕上飞针走线,整个腊月里都忙着赶制一大家子过年要穿的新的衣裳鞋袜,这几日更是忙得头都抬不起来。

家里人人都忙着做事,全家人算下来,就一个袁绵绵最闲。

她这得了病才刚好,年纪又是最小的,再加上有个白日里跟着丁良才念书的由头,倒是光明正大地懒散起来。

丁良才给袁绵绵留了功课,每日里叫她写上十张大字,勤能补拙,熟能生巧,让她多练练,好把她那一手狗爬似的毛笔字改得像样一些。

袁绵绵便拿了一叠草纸铺在屋地下的四角桌子上,自己迈着小短腿在一旁破破烂烂的椅子上跪着,半趴在桌子边上一笔一划地写大字。

动一动那椅子便吱呀吱呀地响,袁绵绵听得胆战心惊,整个人都紧绷绷的,好一会儿见它没有散架的意思,这才放松下来。

在现代的时候,袁绵绵的字是真不难看,她还练过一段时间的硬笔书法。只是这拿起毛笔来,她是哪哪儿都觉得不顺手,深一道浅一道的,把握不好下笔的力度,再加上手露在外面冻得发僵,便觉得手下的毛笔更不好控制了。

等到练了好几天稍微摸到点门路,这才写的好一些了,虽然离写得好还差着十万八千里,但到底是横平竖直方方正正,好歹有些样子了。

写了一会儿,袁绵绵放下笔,想要搓一搓冻得僵硬的手,手上便被套了一个簇新的棉花絮的暖手套子,厚厚的棉花想是在火边上烤暖了,戴手上又软和又热乎,简直暖到人心底里去了。

妙妙冲着她笑:“不愿意烤火盆,便戴着这个吧,尺寸倒是合适,你写字手冷了,就放进去暖一暖。”

袁婆子看着袁绵绵写了半天字,诧异道:“二丫这脾性是越来越捉摸不透了,这病好了不出去疯耍,倒是把这读书写字当成个正经事了。”

复又叹了口气,声音几不可闻:“怎么就是个丫头……”二丫若是个小子,就凭这个寒窗苦读的架势和劲头儿,将来他们老袁家也能改换门庭也说不定呢。

旁边的周氏倒一下子就听懂了袁婆子的未竟之意,眼神也跟着黯了黯。

袁向善身上带着寒气,从外面走了进来。一进门便先蹲在地上的炭火盆子边上伸着手烤了烤火。

袁婆子见到他进来,想起被雪压得半塌的窝棚,忙问道:“外头窝棚顶子可都拾掇好了?”

“拾掇好了,娘放心吧。”袁向善干脆利落地答道,“大哥看丁老爷给咱家写对子去了,丁老爷说了,这对子贴在门上就是咱家的门面,就交给他来写。至于屋里水缸柜子上要贴的福字,就让绵绵写。”

袁婆子闻言一愣,往年家里没个识字的,她倒没想到这茬,笑道:“说得是呢,二丫快找了红纸出来,多写几个福字贴上,保佑来年咱家福气多多的。”

一提到这丁良才,她倒又想起另一桩事,小声对着周氏问道:“丁老爷这家书也去了有些日子了,按说早该送到了,怎得还没见他家里人过来?”

周氏也低声答道:“许是道路难行,跟当家的合计着,便是年前不来,过了年也该到了……只是来不来的也没什么打紧,咱家原本也没指望他报答什么不是……”

婆媳俩正小声说着,就听见门外传来一阵不知是马还是骡子的嘶鸣声。

袁婆子心想巧了,一拍大腿道:“八成就是丁家的人来了,咱们赶紧出去瞅瞅去,这动静可不像咱们村里那些牲畜的声儿……要真是,那可算是等来了,这都腊月二十九了……”

说着,便收了手里的活计,穿鞋下炕,带着儿媳和两个孙女出去了。

老少几个出了屋门,隔着院子的篱笆墙便见到外头停了两辆富丽堂皇的马车,车夫并家丁小厮估摸有十来个,穿的都是半新不旧的厚厚的棉衣棉裤。

袁向田跟丁家老爷听到动静,已经站在院门口看着了。

马车才将稳稳地停住,一个十多岁的少年便从前头的车里跳了下来。

少年披着一件墨绿色波纹孔雀纹的缂丝大氅,里头是天青色绣八角吉祥暗纹的锦缎衣袍,一条黄色戏童纹角带系在腰间,打了福寿如意的络子。

这头还没看清相貌如何,少年已经扑通一声跪在丁良才面前,眼含热泪地喊了声:“爹!”

父子俩劫后重逢,一时便抱头痛哭起来。

丁良才如今见了儿子,心下这才算是安稳。险些与家人生死相隔,他如今的心情便如同再世相见一般,又哭又笑地停不下来。

袁婆子见他情绪激动,忍不住劝了一句:“既是见了面便都好了,外头冷得要命,快带孩子到屋里去说说话吧。”

丁良才这才平复了心情,一家子并这丁家爷俩这才到了丁良才暂住的北屋里叙话。

丁子墨打量四周,见这房子竟如此地老旧不堪,地上虽说点了个炭盆,却一股子一股子地冒着呛人的烟气。想着自家爹爹竟在这样的屋子住了快俩月,心里便是一酸。

丁良才对着儿子叹道:“若不是你袁家叔叔好心将救了回来,说不得你爹早被人草席一卷丢到乱葬岗去了,这冬日里坟地里的野狗可不计什么荤啊素的,你怕是连个尸首都找不到。”

说完,又指了指旁边的袁向田,吩咐自家儿子:“还不快给你一家子的救命恩人跪下磕头!”

二儿子年岁不大,丁良才看他的神色便知他在想什么,生怕他说出什么不中听的话来,大过年的倒没得给老袁家添堵。

丁子墨向来是个聪明机敏的,虽是心下嫌恶,却也知晓他爹的心思。于是便隐下心思,恭恭敬敬地给袁向田跪下行了大礼。

小说《穿成古代小村姑》试读结束,继续阅读请看下面!!

点击阅读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