气味弥漫开来。李婶却浑然不觉,她的目光紧紧盯着一盒表面已经长出厚厚绿毛的豆腐,布满老茧的手颤抖着,小心翼翼地将豆腐上的霉斑一点点抠去。
“妈,都坏成这样了,扔了吧,咱再买新的。”儿子阿明站在一旁,眉头紧皱,眼神里满是无奈与心疼。
李婶头也不抬,嘴里嘟囔着:“扔啥扔,这豆腐花了我好几块钱呢,把坏的地方去掉,还能吃。想当年,我连树皮都吃过,这点霉算啥。”阿明还想再劝,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,这样的场景,在这个家里已经上演过无数次。
李婶出生在偏远农村,自幼家境贫寒,缺衣少食是常态。饥饿如同阴影,伴随她度过了漫长的童年与青年。即便后来跟随丈夫进了城,日子逐渐好转,可那段穷苦岁月刻下的印记,却深深烙印在她的灵魂深处。在她心中,食物就是安全感的象征,家里必须时刻堆满食物,哪怕吃不完放到变质,也绝不能空缺。
为了满足这一执念,李婶每天清晨都会赶去菜市场,专挑便宜打折的菜买。有时为了省几毛钱,能和小贩讨价还价十几分钟。回到家,她就像个不知疲倦的仓鼠,将各种食物一股脑塞进冰箱,狭小的出租屋,到处都堆满了食物,角落里的大米生了虫,橱柜里的饼干早已过期,可李婶依旧舍不得扔。
阿明在一家广告公司做设计,工作忙碌而辛苦。每天回到家,面对满屋子快要溢出来的食物和那股挥之不去的异味,心里的压力愈发沉重。更让他难受的是,李婶这种对食物的病态执着,已经开始影响到家庭关系。
阿明的女友晓妍第一次来家里做客,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得目瞪口呆。客厅里堆满了各种食物箱子,走路都得小心翼翼。餐桌上摆着几盘看起来毫无食欲的剩菜,有的甚至已经变色。晓妍强忍着不适,挤出一丝微笑,可这顿饭吃得如坐针毡。
“阿明,你妈妈这样的生活方式不太健康,而且这对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