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到集市,只见市场熙熙攘攘,但混乱不堪。他看到两个商人因货物重量的计量问题争吵不休,周围人纷纷围观,却无人能公正裁决。楚云天了解到,由于缺乏统一的度量标准,类似的商业纠纷时常发生。
在与一些寒门学子交流时,楚云天得知他们虽饱读诗书,却因出身贫寒,无人举荐,难以进入仕途施展才华。而那些旧贵族子弟,即便不学无术,也能凭借家族势力在朝中谋得一官半职。
回到宫中,楚云天经过深思熟虑,决定向李世民提出改革建议。他精心准备了一份奏折,详细阐述了自己的想法。这天,李世民在御书房召见楚云天。楚云天恭敬地呈上奏折,说道:“陛下,臣近日深入民间,目睹诸多状况,认为我大唐虽处盛世,但仍有可提升之处。”
李世民接过奏折,认真翻阅,表情严肃。楚云天接着说:“陛下,如今农田灌溉艰难,农民困苦。臣知晓一种名为筒车的灌溉工具,它利用水流之力自动取水,无需人力,可极大提高灌溉效率。” 李世民微微皱眉,问道:“这筒车当真如此神奇?但制作之法是否复杂,推行起来困难与否?” 楚云天赶忙解释:“陛下放心,筒车构造并不复杂,所需材料在民间也易于获取。只需加以推广,定能让百姓受益。”
李世民点头,示意楚云天继续说。楚云天又道:“此外,在种植方法上,可推行轮作制和间作套种。比如今年种小麦,明年种豆类,如此轮作,土地肥力得以恢复,产量也能增加。间作套种则是在同一块土地上同时种植不同作物,充分利用土地空间。” 李世民思索片刻,说道:“此法听起来可行,但需先找些地方试行,若效果良好,再全面推广。”
楚云天接着谈到商业改革:“陛下,如今集市度量衡混乱,商业纠纷不断。应统一度量衡标准,如此一来,交易公平公正,商业必将更加繁荣。” 李世民对此表示认同,认为这对稳定市场秩序至关重要。
最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