男女主角分别是张道陵王大勇的其他类型小说《墓影博士:千年诡秘追缉令全文》,由网络作家“下页红楼”所著,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,本站纯净无弹窗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“咚咚咚”,敲门声打断了张道陵的思绪。“博士,东西都买来了。”老马压低声音说道。张道陵打开房门,一个穿着工装裤的中年男人闪身进来。老马个子不高,但身材结实,脸上总带着一副笑眯眯的表情。他是张道陵的得力助手,跟了他五年,配合默契。“放这儿吧。”张道陵指了指床边。老马放下手中的黑色帆布包,拉开拉链:“博士,您要的东西都在这了。绳索是最新的登山绳,刀具是德国进口的,还有这个...”他从包里掏出一个巴掌大的黑色仪器:“这是最新款的信号干扰器,能屏蔽方圆五十米内的无线电信号。”张道陵拿起仪器端详:“不错,明天用得上。”“对了,博士。”老马凑近一步,“我刚才在楼下看见一个可疑的人,戴着鸭舌帽,一直在打量考古队的车。”张道陵眉头一皱:“什么时候的...
《墓影博士:千年诡秘追缉令全文》精彩片段
“咚咚咚”,敲门声打断了张道陵的思绪。
“博士,东西都买来了。”老马压低声音说道。
张道陵打开房门,一个穿着工装裤的中年男人闪身进来。
老马个子不高,但身材结实,脸上总带着一副笑眯眯的表情。
他是张道陵的得力助手,跟了他五年,配合默契。
“放这儿吧。”张道陵指了指床边。
老马放下手中的黑色帆布包,拉开拉链:“博士,您要的东西都在这了。
绳索是最新的登山绳,刀具是德国进口的,还有这个...”
他从包里掏出一个巴掌大的黑色仪器:“这是最新款的信号干扰器,能屏蔽方圆五十米内的无线电信号。”
张道陵拿起仪器端详:“不错,明天用得上。”
“对了,博士。”老马凑近一步,“我刚才在楼下看见一个可疑的人,戴着鸭舌帽,一直在打量考古队的车。”
张道陵眉头一皱:“什么时候的事?”
“就在十分钟前。那人个子不高,穿着一身黑衣服,我本想跟上去看看,结果一转眼就不见了。”
“继续留意。”张道陵沉声说,“明天行动的时候,你就在外面接应。
如果看到可疑的人,马上通知我。”
老马点点头:“明白。那我先走了,博士您早点休息。”
送走老马,张道陵锁好房门,开始检查装备。
他从柜子里拿出一个黑色背包,这是他专门定制的“工具包”。
背包内部有十几个暗格,每个暗格都装着不同的工具。
张道陵一件件检查:微型摄像机、红外探测仪、荧光粉、钢丝绳、机关触发器...都齐全了。
他特别检查了那个信号干扰器,这可是关键装备。
明天进入墓道后,他要用这个切断所有人的通讯。
到时候,就算有人发现不对劲,也叫不到外援。
“叮咚”,手机响起。王小明发来信息:“张博士,我刚整理了一下明天要用的工具,您看看还缺什么?”
后面跟着一张清单照片:手电筒、对讲机、测距仪、记录本、铲子、毛刷...都是最基础的考古工具。
张道陵回复:“很齐全了,记得多带几个备用电池。”
“好的!张博士,我太兴奋了,睡不着觉。”王小明又发来一条,“明天一定要拍好视频,这可是我第一次参加这么重要的发掘。”
张道陵看着这条信息,嘴角微微上扬。这个实习生的热情倒是帮了他的忙,明天就让他负责拍摄,这样就能记录下整个过程。
等事成之后,这些影像资料还能派上用场。
他走到窗前,掀开窗帘一角。招待所后面是一片空地,两个保安正在巡逻。
这两个保安是老马安排的人,明天会找借口把其他保安调开。
张道陵拿起玉佩,在台灯下仔细研究那些符号。
这些符号看似杂乱,实际上暗含玄机。经过这几天的研究,他已经破译出一部分。
“金匮其中,玉器为证。”他轻声念道,“看来这座古墓里真的藏着重要的东西。”
突然,窗外传来一阵脚步声。张道陵警觉地关灯,贴在窗边观察。
一个穿黑衣服的身影快速闪过,正是老马说的那个可疑人物。
“有意思。”张道陵眯起眼睛,“看来不止我一个人对这座古墓感兴趣。”
他打开笔记本电脑,调出墓道的三维图像。图像上标注着几个红点,那是他已经确定的机关位置。
最关键的是第二段通道的转弯处,那里有一个连环机关,只要触发就能封死整个墓道。
张道陵从背包里拿出一个金属盒子,打开后露出一排银针。
这是他特制的机关触发器,可以精确控制机关的启动时间。
明天,就用这个来个瓮中捉鳖。
时间已经接近午夜,张道陵却毫无睡意。他打开行李箱,取出一套黑色潜行服。
这是他专门定制的,采用特殊材料,既轻便又结实。
“该去看看那些机关了。”他换上潜行服,把玉佩挂在脖子上。
张道陵轻手轻脚地打开房门,走廊里一片寂静。
他贴着墙壁前进,避开监控摄像头的死角。这些死角都是他提前踩过点的。
招待所后门有一个保安亭,里面坐着个胖保安,正在打瞌睡。
张道陵从口袋里掏出一枚铜钱,扔向远处的草丛。
“啪”的一声,胖保安惊醒,拿着手电筒走出亭子。
张道陵抓住机会,闪身溜了出去。
月光下,古墓的入口若隐若现。两个保安正在闲聊,看见张道陵走近,立即打招呼:“张博士。”
“辛苦了。”张道陵递给他们两包烟,“去那边抽根烟,我要检查一下入口。”
两个保安心领神会,走到远处的树下。这两人是老马安排的,知道该怎么配合。
张道陵钻进墓道入口,打开头灯。石壁上的青苔散发着潮湿的气息。
他摸出一个小瓶子,开始在墙上喷洒荧光粉。
这些荧光粉在黑暗中会发出微弱的光,是他标记机关位置的暗号。
“咔嚓”,脚下传来细微的声响。张道陵立即停住脚步,用手电筒照向地面。
一块松动的石砖下露出一个铜制机关。
“果然在这。”他蹲下身,仔细检查机关的结构。
这是个绊线装置,一旦触发,就会带动整个墓道的机关系统。
张道陵从背包里拿出工具,开始调整机关的触发点。
他要把触发线调高一点,让走在前面的人能顺利通过,等后面的人经过时才会启动。
突然,头顶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。张道陵迅速关掉头灯,贴在墙边。
一只蝙蝠从头顶飞过,消失在黑暗中。
“虚惊一场。”他擦了擦额头的汗,继续工作。
调整完第一个机关,张道陵又往里走了十几米。
这里是第二段通道的转弯处,也是最关键的机关所在地。
他掏出那个金属盒子,取出一根银针,小心翼翼地插入墙壁的缝隙。
“咔”的一声轻响,一块石板缓缓移动,露出里面复杂的机关结构。
这是个连环机关,由三个部分组成:第一个是绊线,第二个是压板,第三个是机关核心。
只要三个部分同时触发,整个墓道就会被封死。
张道陵从背包里拿出一个小本子,开始记录每个机关的位置和触发顺序。
这些都是明天要用的重要信息。
正在这时,通道深处传来一阵响动。张道陵立即警觉起来,关掉头灯,屏住呼吸。
脚步声越来越近,还伴随着轻微的说话声。张道陵躲在一块突出的石壁后面,竖起耳朵仔细听。
“这里的墙砖有问题。”一个女生说道。
“别管那么多,快找到那个东西。”另一个粗哑的男声回答。
张道陵眯起眼睛。居然有人比他先来一步!他悄悄探出头,借着对方的手电光,看见两个黑影正在墙边摸索。
其中一个身材娇小,动作灵活,正是他熟悉的阿黎。
另一个是个高大的男人,戴着口罩,看不清面容。
“奇怪,按图上说应该在这里。”阿黎的声音带着疑惑。
“别耽误时间,天亮前必须找到。”男人催促道。
张道陵看着他们在墙边忙活,心里暗笑。他知道阿黎在找什么,那面墙后确实藏着个暗格,但里面的东西早就被他取走了。
就在这时,阿黎突然停下动作:“有人!”
张道陵心里一惊,但他早有准备。只见他猛地扔出一个烟雾弹,转身就跑。
身后传来阿黎的咒骂声和男人的咳嗽声。
他三步并作两步,快速冲出墓道。两个保安见状,立即打开探照灯,照向入口。
“什么人!”一个保安大喊。
烟雾中,两个黑影快速闪过,消失在夜色中。
张道陵拍了拍身上的土,若无其事地走到保安面前。
“刚才有人进去了?”他故作惊讶地问。
“是的,张博士。”保安回答,“要不要报警?”
“不用。”张道陵摆摆手,“多半是些小偷,明天我们人多,他们不敢来了。”
回到房间,张道陵脱下潜行服,打开笔记本电脑。
他要把今晚记录的机关位置输入到三维模型中,为明天的行动做最后准备。
“阿黎啊阿黎,”他看着电脑屏幕,“你还是来晚了一步。”
凌晨三点,张道陵终于完成了所有准备工作。
他躺在床上,回想着明天的计划。一切都已经安排妥当,就等着那些考古队员往套子里钻了。
张道陵挂断电话,眉头微皱。黑狼帮,这群人还真是阴魂不散。
他走到办公室窗前,望着楼下的停车场。一辆黑色轿车正缓缓驶入,车上下来一个穿着灰色中山装的老者,正是考古所的技术组组长孙德胜。
“老孙来得正好。”张道陵拿起桌上的车钥匙,快步走出办公室。
电梯里,他拨通了手下小李的电话:“带上装备,十分钟后停车场集合。”
楼下,孙德胜正在和门卫聊天。看到张道陵走来,他立即迎了上去:“张博士,设备都准备好了。”
“辛苦了。”张道陵拍拍老者的肩膀,“这次行动要快,黑狼帮已经盯上了。”
“那帮土匪。”孙德胜冷哼一声,“上次在西山古墓,他们差点毁了整个墓室。”
张道陵点点头。三个月前,黑狼帮在西山古墓用炸药开路,险些炸塌了整个墓道。
要不是他及时赶到,一座价值连城的唐代古墓就毁于一旦。
停车场里,小李已经等在那里。这是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,脸上还带着些许稚气,但一双眼睛却格外机警。
“博士。”小李打开后备箱,“探地雷达、三维扫描仪都在这里了。”
张道陵扫了一眼装备,满意地点头:“走,先去将军墓看看。”
三辆车一前一后驶出考古所。张道陵开着他那辆低调的黑色轿车走在最前面,后面跟着孙德胜的面包车和小李的皮卡。
车队沿着城郊的山路向北行驶。道路两旁是茂密的松林,空气中飘着淡淡的松香。
“叮”的一声,手机响了。是王胖子发来的信息:“博士,查到了。
阿黎这几天晚上都在古玩街的一家茶馆,和一个老者见面。”
张道陵嘴角微微上扬。这个阿黎,果然有问题。
半小时后,车队停在一片荒地前。远处的山坡上,几顶白色帐篷在阳光下格外醒目,那是考古队的临时营地。
“张博士。”一个戴着草帽的中年人快步迎上来,“墓门已经清理出来了。”
这是考古队的技术员老马,五十出头,皮肤黝黑,说话带着浓重的北方口音。
“带我去看看。”张道陵跟着老马向山坡走去。
山坡上挖出了一个大坑,坑底露出一扇青石门。
门高约三米,宽两米,表面布满了复杂的纹路。
“这些纹路...”孙德胜凑近看了看,“不太像明代的风格。”
张道陵蹲下身,手指轻轻抚过石门表面:“这是商代的图案。”
“商代?”老马一愣,“这不是明代将军墓吗?”
“有意思。”张道陵站起身,“看来这位将军和商代有些渊源。”
正说着,身后传来脚步声。阿黎背着她那个黑色双肩包走了过来,身后跟着两个年轻的考古队员。
“张博士。”她笑着打招呼,目光却落在那扇石门上,“我来得正是时候。”
张道陵看着她的表情,心中冷笑。这丫头,果然对商代的东西特别敏感。
“阿黎,你来看看这些纹路。”他故意指着门上的一处图案,“这像不像明代的龙纹?”
“不是。”阿黎毫不犹豫地说,“这是商代的饕餮纹,只是经过了改良。
你看这里...”
她的手指在石门上快速移动,勾勒出一个完整的图案:“这是商代机关术中的九重天关,用来...”
说到一半,她突然停住了,抬头看了张道陵一眼。
张道陵装作没注意到她的异常:“九重天关?
听起来很厉害。”
“只是一种普通的机关术。”阿黎轻描淡写地说,从包里拿出一个小本子,“我们先把这些纹路记录下来吧。”
张道陵靠在一旁的石壁上,看着阿黎认真记录的样子。
这丫头装得还挺像,连笔迹都刻意写得歪歪扭扭。
“老马,把三维扫描仪搬过来。”他朝老马使了个眼色。
老马应了一声,招呼两个年轻人去搬设备。孙德胜也跟着去帮忙,留下张道陵和阿黎在墓门前。
“这个位置...”阿黎突然指着门上一处凹陷,“应该是机关的触发点。”
张道陵走过去看了看:“你确定?我倒觉得是这里。”
他指着另一处纹路。
“不对。”阿黎摇头,“你看这些线条的走向,明显是在引导气流。
商代人最喜欢用气压原理做机关。”
“哦?”张道陵挑眉,“你对商代机关很了解?”
阿黎愣了一下,随即笑道:“看过一些古籍而已。”
这时,老马他们抬着设备回来了。三维扫描仪是个庞然大物,足足占了半个帐篷的空间。
“开始扫描吧。”张道陵后退几步,给设备让出位置。
红色的激光在石门表面来回扫动,电脑屏幕上逐渐显现出门的立体结构图。
“等等。”阿黎突然指着屏幕,“这里有问题。”
屏幕上,石门内部显示出一个复杂的管道系统。
这些管道纵横交错,形成了一个精密的网络。
“气压机关。”张道陵故意说,“明代的将军还挺有创意。”
“不,这是商代的九重天关。”阿黎脱口而出,随即又补充道:“我是说,这个设计和商代的很像。”
张道陵嘴角微微上扬。这丫头,终于露出马脚了。
“既然你这么熟悉,”他笑着说,“不如试试看能不能打开?”
阿黎犹豫了一下,点点头:“我试试。”
她走到石门前,手指在那个凹陷处轻轻一按。
“咔嗒”一声,门上的纹路突然亮了起来。
“气压启动了。”她低声说,“接下来要按照特定顺序激活其他机关点。”
张道陵看着她的动作。手法纯熟,一看就是经过专业训练。
这种手法,可不是看几本古籍就能学会的。
阿黎的手指在门上飞快移动,每按一下,就有一道纹路亮起。
很快,整扇门都被点亮了。
“最后一步。”她深吸一口气,同时按下两个位置。
石门发出一阵低沉的轰鸣,缓缓向两边分开。
一股阴冷的气流从门缝中涌出。
“打开了!”老马激动地喊道。
张道陵却盯着阿黎的背影。这个女孩,对商代机关的了解远超想象。
她到底是什么人?
“张博士。”阿黎转过身,脸上带着胜利的笑容,“我们进去看看?”
“等等。”张道陵拦住她,“先让仪器检测一下墓道的空气。
这种古墓,经常会有毒气。”
阿黎点点头,退到一旁。张道陵注意到,她的手指正无意识地敲打着大腿,节奏和刚才开启机关时一模一样。
小李拿着检测仪走进墓道。过了一会儿,他探出头:“安全。
不过温度有点低,建议穿上防护服。”
“都准备一下。”张道陵转身走向帐篷,“半小时后进墓。”
帐篷里,他一边换防护服,一边给王胖子发信息:“去查查商代机关术的传承者,特别是和水银机关有关的。”
“明白。”王胖子很快回复,“对了博士,黑狼帮的人好像在城郊活动,要不要...”
“不用管他们。”张道陵穿好防护服,“我已经安排人在周围设了红外警报器。
他们要是敢来,就让他们尝尝厉害。”
走出帐篷,阿黎已经换好了防护服,正在检查装备。
她的动作很专业,显然不是第一次干这种事。
“准备好了吗?”张道陵问。
“随时可以。”阿黎拍拍背包,“我带了些工具,说不定用得上。”
张道陵看了看她的包,点点头:“那就进去吧。”
两人走在最前面,后面跟着孙德胜和小李。老马留在外面负责联络和记录。
墓道很宽,足够三个人并排走。墙壁上每隔几米就有一个青铜灯座,不知道是哪个朝代留下的。
“这墓道...”孙德胜打着手电四处照看,“建造得真是气派。”
张道陵摸着墙壁:“石料是青石,但工艺明显不是明代的。”
“商代的?”阿黎随口问道。
“聪明。”张道陵笑了,“看来你不只懂机关,连石料都很了解。”
阿黎没说话,专注地看着前方。墓道渐渐向下,空气越来越冷。
“前面有岔路。”小李的声音从后面传来。
张道陵举起手电。果然,墓道分成了三条。每条道上都刻着不同的图案。
“又是机关。”阿黎走上前,“这次有点意思。”
张道陵对照着笔记本,一个字一个字地破解。
突然,他的手机震动起来。是老李发来的信息:“档案已经调出来了,按您说的做了手脚。
要是有人查,一定会上当。”
张道陵回复:“做得好。”
他重新专注于镜面。随着破解的深入,一个惊人的发现让他瞳孔收缩:镜面上的文字竟然描述了一个地下宫殿的位置,而这个宫殿,正是他一直在寻找的商代秘密祭祀场所。
张道陵的手指轻轻抚过镜面上的文字,心跳不由加快。
祭祀场所的位置竟然在秦岭深处,而且还标注了具体的方位。
这个发现足以让考古界震动,但他决定暂时保密。
监视器里,阿黎已经等得不耐烦了。她掏出手机看了看时间,然后开始拨打电话。
张道陵调大音量,隐约听到她在说:“人没来...不知道在搞什么鬼...要不要...”
“真是个急性子。”张道陵摇摇头,继续研究镜面。
随着月光角度的变化,镜面上又浮现出新的图案。
这次是一串数字,排列成一个圆环状。
正当他准备记录时,储物室的门突然被推开。
一个穿着保洁制服的中年女人走了进来,手里还拿着拖把。
“对不起,我不知道这里有人。”女人连忙道歉。
张道陵眯起眼睛。这个时间点,保洁员不应该在这里出现。
而且这个女人,他从来没有在考古队见过。
“你是新来的?”张道陵随意问道,同时右手已经摸向腰间。
“是啊,今天刚来。”女人低着头说,“我这就走...”
话音未落,女人突然甩出一道寒光。张道陵早有防备,一个侧身躲过,同时抄起桌上的台灯砸了过去。
“砰”的一声,台灯击中女人的肩膀。她闷哼一声,手里的匕首掉在地上。
张道陵欺身上前,一记手刀劈在她的后颈。女人软软倒下,昏了过去。
“龙门会的人?”张道陵蹲下来检查。女人的衣领内侧绣着一个小小的龙形图案,正是龙门会的标志。
他掏出手机,拨通了一个号码:“喂,老钱,来一趟储物室,带上绳子。
对,快点。”
几分钟后,老钱气喘吁吁地跑来。看到地上的女人,他吓了一跳:“这是...”
“绑起来,关到地下室去。”张道陵说,“记住,不要让任何人知道。”
老钱点点头,麻利地把女人绑好,拖着离开了。
张道陵重新锁上门,继续研究青铜镜。刚才的打斗虽然短暂,但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月光角度。
“该死。”他低声咒骂。这时,手机又震动起来。
是阿黎发来的信息:“你到底来不来?再不来我就走了。”
张道陵想了想,回复道:“抱歉,刚才有点事。
现在就来。”
他小心地把青铜镜收好,然后拿出一面仿制品。
这是他专门找人做的,连纹路都一模一样,只是少了那些特殊的机关。
来到天台,阿黎正靠在栏杆上看星星。听到脚步声,她转过身:“终于舍得来了?”
“临时有点事要处理。”张道陵笑道,“这么晚找我,有什么事?”
“你知道我想问什么。”阿黎直视着他的眼睛,“那面镜子,到底有什么秘密?”
“就是普通的青铜镜而已。”张道陵从包里拿出仿制品,“你要是感兴趣,可以看看。”
阿黎接过镜子,仔细端详。月光下,她的表情变得凝重:“你觉得我会认不出这是赝品吗?”
“聪明。”张道陵不慌不忙地说,“所以,你是想合作,还是想抢?”
“合作吧。”阿黎把镜子还给他,“我知道你已经发现了一些线索。
张道陵立刻拿出手机拍了下来。
“原来如此。”他若有所思,“这镜子是钥匙,那些黑袍人在找的就是这个。”
正想着,门外传来脚步声。张道陵迅速把镜子藏好,抬头看到阿黎走了进来。
“搞定了?”她问。
“嗯。”张道陵靠在椅子上,“文物都转移好了吧?”
“放心,都按你说的办了。”阿黎在他对面坐下,“那些人是冲着镜子来的?”
“没错。”张道陵说,“九面镜子,缺一不可。
他们已经找到了八面,就差最后一面。”
“在你手里?”
张道陵笑而不答。阿黎撇撇嘴:“你就装吧。
对了,我查到一些消息。”
“说说看。”
“龙门会的人最近很活跃,在全国各地收购商周时期的青铜器。”
阿黎说,“特别是带有龙纹的。”
“为了那个仪式?”
“应该是。不过具体要干什么,还不清楚。”阿黎顿了顿,“你觉得孙明是什么身份?”
“文物鉴定中心的主任。”张道陵笑道。
“少来这套。”阿黎白了他一眼,“你早就知道他的真实身份了吧?”
“知道一点。”张道陵说,“不过还需要确认。”
“你就不能说实话?”
“我说的每一句都是实话。”张道陵一本正经地说,“只是没说全而已。”
阿黎气得直跺脚:“你这人真讨厌!”
“彼此彼此。”张道陵站起身,“走吧,请你吃饭。”
“不去!”
“新开的那家川菜馆,听说很不错。”
阿黎眼睛一亮:“真的?”
“骗你干什么。”张道陵拿起外套,“走吧,顺便聊聊接下来的计划。”
两人走出办公室,夕阳的余晖洒在走廊上。张道陵摸了摸怀里的青铜镜,嘴角露出一丝笑意。
游戏才刚刚开始。
川菜馆里,红色的灯笼映照着张道陵和阿黎的脸。
服务员是个圆脸姑娘,穿着印有辣椒图案的工作服,笑眯眯地递上菜单。
“要不要来点毛血旺?”张道陵翻着菜单问。
“你不是最讨厌吃内脏吗?”阿黎挑眉。
“给你点的。”张道陵放下菜单,“我知道你喜欢。”
阿黎正要说话,一个熟悉的声音从门口传来:“张博士?
真巧啊!”
孙明带着假笑走了过来,身后跟着两个年轻人。
一个是戴着黑框眼镜的瘦高个,一个是留着寸头的壮实小伙。
“孙主任。”张道陵站起身,“这是...”
“我的两个助手。”孙明介绍道,“小陈,小李。”
两个年轻人点头示意。张道陵注意到,那个叫小陈的眼镜男右手食指有一道新鲜的伤痕,正是青铜镜边缘会划出的痕迹。
“不介意我们加入吧?”孙明已经自顾自地坐下了。
“当然不介意。”张道陵笑道,“正好可以请教孙主任一些问题。”
服务员又拿来了菜单。孙明随意点了几个菜,眼睛却一直在打量张道陵的神色。
“张博士,听说你最近在研究商代的青铜器?”
孙明喝了口茶,“有什么新发现吗?”
“还在整理资料。”张道陵说,“孙主任如果感兴趣,改天可以去我办公室详谈。”
“那敢情好。”孙明笑道,“对了,你们发掘的那个地宫,支撑结构怎么样?”
张道陵眼中闪过一丝警觉:“很稳固,怎么了?”
“没什么,就是担心安全问题。”孙明说,“前几天河南那边一个古墓塌了,死了好几个人。”
阿黎插话道:“我们这边每天都有专人检查,不会有问题的。”
“那就好。”孙明点点头,“安全第一嘛。”
菜陆续上来了。孙明给两个助手各倒了杯酒,自己却滴酒不沾。
张道陵注意到,那个叫小李的壮实小伙一直在偷偷观察四周,眼神警惕。
“张博士,我听说你们明天要继续发掘西侧甬道?”
张道陵快步走在墓道里,头灯的光束在潮湿的墙壁上晃动。
他的脚步声在空旷的通道里回荡,节奏均匀而从容。
转过第一个拐角,他停下脚步,摘下眼镜擦了擦。
镜片上沾满了灰尘,这副金丝眼镜是他最喜欢的伪装道具之一。
擦拭时,他的目光落在墙上那个不起眼的凹痕上,嘴角微微上扬。
这个凹痕是他昨晚做的记号,就在这里,他发现了李教授的玉佩散发出异样的光芒。
那块玉佩一直挂在李教授的脖子上,据说是他年轻时在一座商墓里发现的。
张道陵继续往前走,脑海中回想着玉佩的样子。
那是一块青白色的玉,边缘有些磨损,正面刻着几个奇特的符号,背面则布满了细密的纹路。
这些纹路在普通人眼里或许只是装饰,但张道陵知道,那是一种失传已久的商代密文。
“轰隆”,身后传来一声闷响,应该是又有石块掉落了。
张道陵加快脚步,他要在那些被困人员缺氧前把戏演完。
墓道口出现在眼前,阳光从入口处斜射进来。
张道陵眯起眼睛,看见钱虎正站在外面抽烟。
“老钱。”他低声喊道。
钱虎立刻扔掉烟头,大步走过来:“博士,都按计划进行了?”
“完美。”张道陵拍拍他的肩膀,“现在立刻打电话报警,就说考古队在墓道里遇到坍塌。
记住,语气要着急。”
钱虎点点头,掏出手机拨号。张道陵则快步走向停在不远处的考古队面包车,从后备箱里拿出一个黑色背包。
“喂,是警察吗?快来救人啊!我们是在西山考古遗址,墓道突然塌方了,有人被困在里面...对,就是李教授带队的那个考古队!”
钱虎的声音充满焦急。
张道陵打开背包,取出一个精致的木盒。盒子里躺着一块和李教授那块一模一样的玉佩,这是他花重金请人仿制的。
他把玉佩挂在脖子上,又把木盒放回背包。
“报警了。”钱虎收起手机,“他们说马上派人来。”
“通知医院了吗?”
“通知了,救护车已经在路上。”
张道陵满意地点点头:“你去路口接应,记得要表现得很着急的样子。”
钱虎转身离开,张道陵则从背包里拿出一瓶矿泉水,把自己的衣服和头发弄湿,让自己看起来像是刚经历了一场营救。
十分钟后,警笛声由远及近。两辆警车和一辆救护车停在墓道入口,警察和医护人员快速下车。
“谁报的警?”一个身材魁梧的警察问道。
“我报的。”钱虎跑过去,“快救人吧,李教授他们被困在里面快两个小时了!”
“具体情况怎么样?”警察掏出记事本。
这时,张道陵从墓道里跑出来,上气不接下气地说:“快,快进去救人!
我刚才又去看了,情况不太好,空气可能不够了!”
“这位是?”警察问。
“我是考古队的张道陵博士。”张道陵喘着气说,“墓道突然发生坍塌,李教授和另外两个队员被困在里面。
其他人都在第一段墓道,但是我担心再发生坍塌。”
警察立刻对着对讲机下令:“呼叫救援队,带上破拆工具和供氧设备!”
很快,一辆消防车呼啸而至。六个消防员背着装备跳下车,领队的是个四十岁左右的男人,虎背熊腰,脸上有道疤。
“我是救援队长郑虎。”他简短地自我介绍,“带路。”
张道陵在前面引路,一边走一边详细说明情况:“第一段墓道大约二十米,拐角处有一处坍塌。
被困人员在第二段墓道,离坍塌点大约五米。”
“明白了。”郑虎点点头,“兄弟们,准备破拆!”
救援队开始工作,张道陵则站在一旁“焦急”地来回踱步。
他不时看表,计算着时间。李教授身上的玉佩,现在应该已经被坍塌时的冲击震落了。
半小时后,第一块大石头被移开。张道陵立刻凑上去:“李教授!
能听到吗?”
“能听到!”李教授的声音从里面传来,“我们没事!”
“坚持住,马上就能救出来了!”张道陵冲着石缝喊道。
救援继续进行,石块一块块被搬开。张道陵的目光在地上扫视,终于,他看见了那块玉佩,就躺在一堆碎石中间。
“让我来帮忙。”他主动走上前,弯腰搬石头。
趁着弯腰的动作,他迅速把玉佩踢到自己脚边。
“小心点。”郑虎提醒道,“这些石头很不稳定。”
张道陵点点头,又弯腰搬了几块石头。每动一下,他都会把玉佩往自己这边拨一点。
终于,玉佩被他踢到了墙角的阴影处。
“快看,有个缺口了!”有人喊道。
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那个缺口上,张道陵抓住机会,迅速捡起玉佩,塞进特制的鞋跟暗格里。
“李教授!您还好吗?”张道陵探头往缺口里看。
“我没事,就是擦破了点皮。”李教授的声音传来,“小王和小李也都没事。”
救援队继续扩大缺口,张道陵则转身去找医护人员:“麻烦准备一下,里面有人受伤。”
一个戴着口罩的女医生点点头,打开医药箱。
她个子不高,动作麻利,胸牌上写着“刘雨”两个字。
“轰”的一声,最后一块大石头被移开。李教授和另外两个队员终于获救,他们灰头土脸地爬出来,衣服上全是灰尘。
“快,让我看看。”刘雨医生立刻上前检查。
张道陵也跟着凑过去:“李教授,您的膝盖流血了。”
“没什么大事。”李教授摆摆手,突然一愣,“咦,我的玉佩呢?”
张道陵心中暗笑,表面上却很着急:“是不是掉在里面了?
我这就进去找。”
“别去了,太危险。”李教授叹了口气,“那块玉佩跟了我三十年了...”
“等等。”张道陵装作突然想起什么,摸了摸自己的脖子,“李教授,您说的是不是这个?”
他取下脖子上的赝品玉佩:“刚才救人的时候,我看见它掉在地上,就顺手捡起来了。”
李教授接过玉佩,仔细端详:“真是它!谢谢你,小张。”
“应该的。”张道陵笑道,“这可是重要文物,我当然得保管好。”
这时,周明带着其他队员也从墓道里出来了。
他们看起来都有些狼狈,但没有受伤。
“张博士!”王小明兴奋地喊道,“多亏了您及时报警!”
张道陵摆摆手:“大家平安就好。对了,周明,你的摄像机还好吧?”
周明点点头:“都保护好了,刚才的画面我都拍下来了。”
“很好。”张道陵说,“这些影像资料很重要,一会儿我亲自保管。”
刘雨医生处理完李教授的伤口,转身去查看其他人的情况。
张道陵则开始组织人员清点装备。
“钱虎。”他低声喊道,“你去通知考古所,就说今天的发掘暂停。”
钱虎答应一声,转身离开。张道陵看着他的背影,嘴角露出一丝笑意。
计划完成得很完美,现在只需要等着夜深人静,再好好研究那块真品玉佩。
“张博士。”周明走过来,“这些视频资料...”
“交给我吧。”张道陵接过摄像机,“我要仔细研究一下坍塌的原因,免得以后再出事。”
周明点点头离开了。张道陵把摄像机放进包里,顺便检查了一下鞋跟里的玉佩,确认它安稳地待在那个隐秘的空间里。
“各位。”他转身对着大家说,“今天的事故虽然惊险,但也给了我们一个教训。
古墓发掘必须严格按照规程来,不能有丝毫马虎。”
李教授也跟着说:“小张说得对。这次是有惊无险,下次可就不一定了。”
众人纷纷点头。张道陵看了看表:“现在已经中午了,大家先回去休息,明天我们再商量后续的发掘计划。”
队员们三三两两地离开,张道陵主动承担起送李教授去医院复查的任务。
“李教授,您先上车。”他拉开车门,“我送您去市中心医院。”
李教授坐进副驾驶,还在摸着那块赝品玉佩。
张道陵看在眼里,心中暗笑。那块赝品做得太逼真了,连李教授这样的专家都看不出破绽。
“小张啊。”李教授突然说,“这块玉佩的来历,我还从没跟人说过。”
张道陵心中一动:“哦?是什么来历?”
“三十年前,我在一座商墓里发现它的时候,就觉得不一般。”
李教授说,“你看这些纹路,不是普通的装饰。”
“是密文吗?”张道陵假装好奇地问。
李教授摇摇头:“具体是什么,我到现在也没研究明白。
不过...”
“不过什么?”
“有几次,我总觉得它在夜里会发光。”李教授叹了口气,“可能是我年纪大了,眼花了。”
张道陵笑而不语。他当然知道那块玉佩会发光,而且那种诡异的光芒,正是他最感兴趣的地方。
车子在医院门口停下,张道陵扶着李教授下车:“您先去检查,我去停车。”
等李教授的身影消失在医院大门口,他立刻摸了摸鞋跟。
真品玉佩就在里面,已经等不及今晚好好研究了。
最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