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!手机版

暖玖小说 > 现代都市 > 三国:袁家逆子,开局摔玉玺袁耀袁术后续+完结

三国:袁家逆子,开局摔玉玺袁耀袁术后续+完结

公子小易 著

现代都市连载

“现在我的实力还很弱小,不足以成事,所以急需文武良才辅佐。我相信,只要我一直努力下去,这个愿望总有一天会达成。”还百姓一个太平盛世...许百姓一个朗朗乾坤?!袁耀的回答,让陈到汗毛竖起,热血沸腾!袁耀想做的事,不也是自己一直以来的心愿吗?陈到自幼习武,努力钻研练兵之法,为的不止是高官厚禄。他还想用自己的本领,为百姓做一些事。陈到仿佛找到了知己,当即对袁耀拜道:“陈到愿拜公子为主!为主公赴汤蹈火,在所不辞!”袁耀将陈到扶起,说道:“哈哈...有叔至辅佐,吾之大业必成!诸位,让我们满饮一杯!”一众武者共同举杯,共同饮下这杯酒。现在他们都算是袁耀的家将,关系变得更加亲密,酒宴氛围也更加热络。袁耀对袁忠吩咐道:“去把我给诸位准备的兵刃拿上来...

主角:袁耀袁术   更新:2025-01-21 14:19:00

继续看书
分享到:

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

男女主角分别是袁耀袁术的现代都市小说《三国:袁家逆子,开局摔玉玺袁耀袁术后续+完结》,由网络作家“公子小易”所著,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,本站纯净无弹窗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“现在我的实力还很弱小,不足以成事,所以急需文武良才辅佐。我相信,只要我一直努力下去,这个愿望总有一天会达成。”还百姓一个太平盛世...许百姓一个朗朗乾坤?!袁耀的回答,让陈到汗毛竖起,热血沸腾!袁耀想做的事,不也是自己一直以来的心愿吗?陈到自幼习武,努力钻研练兵之法,为的不止是高官厚禄。他还想用自己的本领,为百姓做一些事。陈到仿佛找到了知己,当即对袁耀拜道:“陈到愿拜公子为主!为主公赴汤蹈火,在所不辞!”袁耀将陈到扶起,说道:“哈哈...有叔至辅佐,吾之大业必成!诸位,让我们满饮一杯!”一众武者共同举杯,共同饮下这杯酒。现在他们都算是袁耀的家将,关系变得更加亲密,酒宴氛围也更加热络。袁耀对袁忠吩咐道:“去把我给诸位准备的兵刃拿上来...

《三国:袁家逆子,开局摔玉玺袁耀袁术后续+完结》精彩片段

“现在我的实力还很弱小,不足以成事,所以急需文武良才辅佐。
我相信,只要我一直努力下去,这个愿望总有一天会达成。”
还百姓一个太平盛世...
许百姓一个朗朗乾坤?!
袁耀的回答,让陈到汗毛竖起,热血沸腾!
袁耀想做的事,不也是自己一直以来的心愿吗?
陈到自幼习武,努力钻研练兵之法,为的不止是高官厚禄。
他还想用自己的本领,为百姓做一些事。
陈到仿佛找到了知己,当即对袁耀拜道:
“陈到愿拜公子为主!
为主公赴汤蹈火,在所不辞!”
袁耀将陈到扶起,说道:
“哈哈...有叔至辅佐,吾之大业必成!
诸位,让我们满饮一杯!”
一众武者共同举杯,共同饮下这杯酒。
现在他们都算是袁耀的家将,关系变得更加亲密,酒宴氛围也更加热络。
袁耀对袁忠吩咐道:
“去把我给诸位准备的兵刃拿上来。”
“唯。”
袁忠低声应了一句,不多时,便有一众袁家护卫将兵刃送到楼上。
四到十二名的武者,袁耀给他们配备了上好的青锋剑。
前三名的兵刃,则与其他人不一样。
“周仓,这柄九尺大环刀赏赐给你了。”
“嘿嘿,多谢主公厚赐!”
周仓拿起大环刀,此刀入手很沉,是一柄利器。
以后自己拎着大环刀上战场,敌军何人能挡?
“徐盛,这柄古锭刀,便赐予你。”
徐盛抓起古锭刀,心中欢喜的不得了。
“好刀!
好宝贝!”
此刀一看就不是凡品,乃是难得的神兵利器。
徐盛感觉这柄刀似乎与自己心神相连,天生就该是自己的兵刃。
“盛多谢主公赐宝!”
徐盛欣喜道:
“若有敢犯主公者,盛必持此刀击而破之!”
最后一柄寒龙枪,袁耀赐给了陈到。
陈到乃是懂枪之人,寒龙枪一入手,便知此乃神兵。
陈到持枪对袁耀拜道:
“吾愿持此枪,为主公杀敌建功!”
袁耀在泰福楼与武者们畅饮之时,他的便宜老爹袁术,也收到了老管家袁庸的禀报。
“主公,这是袁耀公子本月支取钱财的账目。
请主公过目。”
“嗯,拿过来吧。”
袁耀是寿春城有名的纨绔,花钱如流水。
平时每月都要消费数十万钱。
如果赶上袁耀办一件‘大事’,花销至少在百万钱以上。
袁耀举办比武大会,袁术也听说了。
这么大的声势,怕是得花个几百万钱出去。
没关系,他袁家富可敌国,消费得起。
还是那句话,他袁术的儿子,花点钱怎么了?
袁术漫不经心的扫了一眼账单,眼睛突然就直了。
片刻后,袁术直接拍案而起。
“耀儿取了多少钱?
三千万?!
他干什么能花这么多钱?”
袁术被账单上的数字惊到了。
虽然三千万钱对他来说不算什么,可也不能容忍袁耀这样败家。
如果让袁耀养成习惯,今日败三千万钱,明日败五千万钱...
那他袁家有再大的家底,也不够袁耀败的。
“这个逆子!
真是不把钱当钱花啊!”
“袁庸!
你现在立刻把耀儿给我找回来,我有事要问他!”
半个时辰后,袁耀便随着袁庸回到袁府。
他踏入袁术院中,对袁术笑道:
“父亲,你找我?”
袁术板着脸,将账簿抛给袁耀道:
“看看你干的好事!
三千万钱,你都花到哪去了?
就算办武道大会,也花不了这么多钱吧?”
便宜老爹教训自己,袁耀也不恼,对袁术解释道:
“父亲您知道,在这乱世之中,最值钱的不是钱本身,而是人才。
这些钱,儿都用来招揽豪杰了。
我们袁家得到这些英雄豪杰辅佐,实力必然大涨。
些许钱财,很快就能弥补回来。”
袁术对袁耀招揽的武者很是瞧不起,不屑笑道:
“那些泥腿子,能有什么能耐?
他们能跟张勋、陈纪、梁刚、乐就等将军相比吗?
真正的人才,都出自世家大族,早就被为父招揽到麾下了。”
“耀儿,你只需跟这些将军们交好,获得他们的忠心。
将来咱们父子攻伐天下的时候,自然战无不胜。”
袁耀心道我招揽的这些强者,可比你说的那些酒囊饭袋强多了。
袁家要指望张勋、梁刚那些废物,下场估计比上一世也好不到哪去。
“父亲所言甚是,孩儿遵命。”
袁耀早已摸清了袁术的脾气。
对付袁术,主打的就是一个认错态度良好,坚决不改。
不论袁术说什么,自己都承认错了,然后该怎么干就怎么干。
有时候便宜老爹要的就是一个态度,不会真的狠下心来惩罚自己。
果然,见袁耀认错,袁术又露出了笑容。
“耀儿,为父只是提点你几句。
你招揽这些泥腿子也可,就当玩了。
别耽误正事就行。”
袁耀顺势道:
“父亲,孩儿正好有一件正事想跟你商量。
孩儿文韬武略学得差不多了,想学学练兵。
恳请父亲让儿新设一营,练出精兵强将,也好为父亲分忧。”
袁术闻言大喜,自己这儿子,也太有正事了!
这种喜悦之情,让袁术完全忘了袁耀挥霍三千万钱的败家行为。
袁术只有袁耀这么一个独子,他对袁耀是完全不设防的。
不论是军事还是政事,只要袁耀感兴趣,袁术都巴不得袁耀能够接手。
把自己的儿子培养出来,将来也好将皇位传给他啊。
是的,袁术此时已经开始琢磨称帝,传给儿子袁耀的,必须是皇位!
“练兵好啊!
吾儿这个年纪,是该学着统御大军了。
为父麾下有陈兰、雷薄二将,皆是文武兼备的良将。
我就把他们派给你,教你练兵如何?”
袁耀心道你要把这两个草包派给我,那这兵就要练废了。
袁耀连忙拒绝道:
“父亲给我一千兵马的编制,准许我新设一营便好。
至于将领和士卒,儿子可以自行招募。”
“耀儿,你是想要招募武者大会上选出那些泥腿子吧?
唉,行吧。
年轻人,不吃亏怎么成长?”
“为父就给你一千人的编制,你自己折腾去吧。
用不了多久你就会知道,那些泥腿子不堪大用。”

受命于天,既寿永昌!
这八个字,直击袁术心灵!
让他的呼吸都变得粗重了。
受命于天,说的就是我袁公路啊!
袁术生来富贵至极,世间的一切宝物都予取予求,能享受的,早就享受够了。
唯独这当皇帝的滋味,袁术还没体验过。
手执玉玺登临天子大位,这是袁术梦寐以求的事情!
“真是宝贝...好宝贝啊!
袁术轻抚玉玺,爱不释手。”
过来好一会儿,他才想起孙策,抬头对孙策笑道:
“伯符,你对母亲和舅舅的孝心,吾感受到了。
我大汉以孝治天下,对于你这样的孝子,我岂能不出手相助?
我便借兵三千...”
“父亲!”
袁术话还未说完,袁耀便踏门而入,对袁术道:
“儿刚到此,就见伯符向父亲献玉玺。
能不能让儿子看看?”
“景耀!(袁耀字)
你来得正好!”
袁术看到袁耀,顿时眉开眼笑。
他就袁耀这么一个独子,对袁耀可是宝贝得很。
可以说是含在嘴里怕化了,捧在手心怕摔着。
儿子想看看他们袁家的传国玉玺,他袁术当然得满足啊!
毕竟这宝贝早晚有一天要传给袁耀。
“耀儿,你快看,这就是传国玉玺。
是上天赐给我袁氏的宝物!”
见袁术如此钟爱玉玺,孙策嘴角泛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。
袁术对这块破石头情有独钟,自己大事成矣!
袁耀从袁术手中接过玉玺,来到大堂正中,自语道:
“这玉玺光滑细腻,色泽明亮,当真是不可多得的美玉啊。
父亲,您觉得它是宝物?”
袁术笃定道:
“那当然,得玉玺者得天命!”
袁术的谋臣阎象无奈的摇了摇头,面露痛苦之色。
他也觉得孙策以玉玺借兵是心怀鬼胎,可却无法劝谏袁术。
因为袁术太爱玉玺了,他对玉玺简直到了痴迷的程度。
阎象如果不审时度势,上来就给袁术泼冷水,很可能被袁术叉出去。
“父亲,儿子倒觉得这玉玺跟天命没什么关系。
它就是一块破石头!”
袁耀此言一出,堂中众人皆惊。
对于袁耀的性子,这些淮南文武们很了解。
袁耀从小被袁术惯坏了,是寿春城出了名的纨绔。
可纨绔归纨绔,袁耀可是从来不敢顶撞袁术的啊!
现在袁术明显是钟爱玉玺,袁耀怎么敢忤逆袁术的意思?
孙策则眉头紧锁,他突然感觉有点麻烦了。
这袁耀,该不会是要坏了自己的好事吧?
连袁术闻言都愣了,对袁耀道:
“景耀...你说什么?”
袁耀提高音调,对袁术回应道:
“孩儿说,这玉玺,只是一块破石头!
当年秦始皇命丞相李斯铸造此玺,如果这玉玺真的代表天命,秦又岂能二世而亡?”
“孙策的父亲孙坚也曾得此玉玺,他得天命了吗?
孙坚不但未得天命,还死于非命。
现在他坟头的草,恐怕长得比人都高了!
孙策想用一块破石头换我军将士的性命,岂不可笑?”
袁耀说出这番话,深得阎象之心。
他怎么都想不到,看似纨绔的袁耀公子,竟然能有如此见识。
主公后继有人也!
孙策则气得脸色涨红,额头青筋暴起。
“袁耀公子,你虽贵为主公之子,也不可随意侮辱我父!”
袁耀摇了摇头,说道:
“侮辱谈不上,我只是陈述事实罢了。
父亲,你要因此玺借兵给孙策,孩儿不同意!”
袁术虽然溺爱袁耀,可这臭小子当着众文武的面顶撞自己,也把袁术惹怒了。
袁术脸色沉了下来,对袁耀道:
“耀儿,为父已经答应了孙策借兵给他,又岂能食言?
这玉玺你也看得差不多了,快给为父还来。”
袁耀笑道:
“孙策是要用玉玺来借兵。
这玉玺没了,兵不就借不成了?”
袁耀这番话,让袁术和淮南众文武都感觉很奇怪。
玉玺怎么会没?
孙策的玉玺,不就在袁耀手中吗?
就在众人疑惑之际,袁耀毫不犹豫的将玉玺抛在了地上。
“啪!”
只听一声脆响,玉玺碎裂开来。
袁耀看了地上的玉玺一眼,不由暗自摇头。
这玉玺碎了,但未完全碎,又崩掉了一角。
这玩意,竟然还挺结实。
堂中众人可不像袁耀这般淡定,看到袁耀摔玉玺,众人彻底懵了!
这可是传国玉玺啊!
代表着至高无上的权势、地位、荣耀、气运...
袁耀怎么敢摔玉玺!
莫不是疯了?
袁术见玉玺在地上又碎了一角,心疼得眼泪都要掉下来了。
“我的玉玺!
我的玉玺啊!”
“逆子!
你这个逆子!
造孽啊!”
“来人呐!
把这个逆子给我拿下!”
袁术是真生气,差点没被袁耀气死。
自己要玉玺图什么,还不是想要称帝?
自己称帝又图什么,还不是想要把帝位传给你这个小王八蛋!
他袁术都这个岁数了,纵然称帝,又能当几年皇帝?
以后的大好河山,还不是由袁耀来继承?
这个逆子可倒好,竟然敢摔玉玺,这是在毁他们袁家的气运啊!
如果不是袁术只有袁耀一个儿子,弄死袁耀的心都有了。
孙策更是神情无比复杂,惊讶、愤怒、疑惑...全部都写在脸上。
他抱着玉玺来见袁术的时候,想过很多种情况,唯独没想过,玉玺竟然被袁耀给摔了!
怎么可能会出现这种事呢?
这袁耀神经病吧!
玉玺是他父亲孙坚用命换来的,他想用玉玺换取袁术的精兵。
继承父亲孙坚的志向,横扫江东以成霸业!
袁耀摔的不仅是玉玺,还是孙坚的心血,是他们孙氏的未来。
孙策真想一剑把袁耀这个逆贼捅死,可他又不得不压抑自己的怒火。
袁术的武将、护卫可都在堂中。
他敢对袁耀动手,不但无法成功,还会死无葬身之地。
人在屋檐下,不得不低头。
不论发生什么情况,孙策暂时都得跟袁术、袁耀父子虚与委蛇。
袁术大将纪灵带着几个甲士上前来擒拿袁耀,袁耀伸出手指着纪灵道:
“纪灵!
你别过来!
你们谁敢过来,本公子就一头撞死在柱子上!”

“公子,那孙策当真如你所言,前去寻主公了!
他手中还抱着一个玉匣,恐怕...就是公子所说的传国玉玺。”
说话之人名叫袁忠,是袁术之子袁耀的贴身管家。
最近几日,袁耀一直让他派人盯着孙策,打探孙策的消息。
袁耀知道,孙策一定会带着玉玺去寻袁术,向袁术借兵攻打江东。
袁耀之所以如此笃定,是因为他已经不是袁术的倒霉儿子了,而是后世之人穿越而来。
袁耀前世是一个大厂的部门经理,薪水颇丰,广受公司美女们的追捧。
突然穿越到古代,他是很难接受的。
了解到这个时代和自己的具体情况后,袁耀就更不淡定了。
建安元年,公元196年...
这正是汉末乱世啊!
自己穿越到如此乱世也就罢了,还穿越成了冢中枯骨,骷髅王袁术的儿子。
别看袁术现在雄踞淮南,兵精粮足。
熟知历史的袁耀很清楚,到了建安二年,自己这个作死的便宜老爹就会称帝。
称帝不到两年,到建安四年的时候就会兵败身亡。
也就是说,如果按照历史轨迹,自己满打满算还有三年好活。
刚穿越就要跟随老爹骷髅王一起嘎,袁耀肯定是不愿意的。
他得想办法自救。
至于怎么自救,袁耀也有了一个初步的想法。
自己想要活命,必须得保住便宜老爹骷髅王袁术。
而救老爹,最直接的手段,就是延缓他称帝的时间。
在袁耀印象中,孙策攻取江东就是在建安元年。
所以这一年,孙策一定会用玉玺向老爹借兵。
于是袁耀就派袁忠盯着孙策,没想到孙策这么快就动手了。
袁耀眉头紧锁,在思索对策,袁忠还在一旁拍马屁道:
“公子真是料事如神,孙策想做什么,公子都知道。
如果孙策当真把玉玺献给主公,那真是主公和公子之福啊!”
‘是我跟老爹之福?
我看是大祸临头才对...
玉玺在手,老爹就要彻底疯狂了。’
袁耀心中默默叹息一声,而后对袁忠道:
“你在这等着,我去寻父亲!”
看着袁耀匆匆离去的背影,袁忠自语道:
“玉玺当真是神物,连公子都这么感兴趣。
也不知这宝物,能不能落到主公手中。
有了玉玺,主公跟公子是不是就有机会当皇帝了?
只要我忠心耿耿的跟着公子,将来或许有希望成为中常侍啊!”
袁耀一路往正堂走去,他心中已经想好了。
绝不能让老爹袁术轻松得到玉玺,更不能让孙策轻松借走自家的兵马!
玉玺这东西,就是一个祸害!
孙策若得了江东,那更是袁氏的心腹大患!
自己就算把玉玺摔了,也不能让孙策换兵马换得那么容易。
汝南可不是孙策想来就来,想走就走的地方。
他想脱离袁氏,一定要付出代价。
袁耀敢产生摔玉玺的想法,还是有几分底气的。
老爹袁术姬妾众多,孩子也不少,可惜全部都是女儿。
至于儿子,就只有袁耀一根独苗。
思索间,袁耀已然来到了正堂大殿。
此时袁术正坐于主位,数名淮南文武立于两侧。
正堂中间,站着一个身披银甲、英姿勃发的青年将军。
袁耀心中暗道,此人如此威武英俊,应该就是传说中的江东小霸王孙策了,果然名不虚传!
得益于袁氏优良的基因,袁耀的颜值并不输孙策。
不过他还是缺少孙策那种冲杀战阵、出生入死培养出来的英武之气。
只听孙策对袁术哭诉道:
“策上不能报父仇,如今母舅吴景又被扬州刺史刘繇所逼。
吾一家老小都在曲阿,倘若母亲与舅舅被害,吾又有何面目苟活于世?
求主公借策雄兵数千,助策渡江救难省亲。
待吾救了母亲,必会立即返回淮南,舍生忘死,助主公成就大业!”
袁耀站在门口看着孙策的表演,心中暗自点头。
江东小霸王孙伯符,没想到还是个影帝,这眼泪是说来就来啊。
大汉重视孝道,孙策的要求合情合理,不论袁术还是麾下文武,都挑不出什么毛病。
可袁耀心中清楚,孙策要救吴景与母亲是假,想要趁机脱离袁术,到江东成就霸业才是真!
虽然孙策说得情真意切,袁术也相信他确实是想救母亲,但袁术还是不愿借兵给孙策。
袁术为人很是实际,孙策的母亲和舅舅是死是活,跟他有什么关系?
没有好处,他凭什么借兵给孙策?
袁术轻捻胡须,慢条斯理道:
“孙策啊,不是我不借兵给你。
你是我麾下部将,当听我军令行事。
如果我今天将军士借给了你,他日其他将军家里有事,我是不是也要借啊?
今日你借三千军,明日他借五千军,那我麾下大军还成何体统?”
孙策也早知袁术不会那么容易松口,他继续哭诉道:
“末将亦知此事让主公为难了。
可母亲、舅舅有难,策不可不救!
如果主公愿意借兵给我,我愿奉上亡父留下的传国玉玺,以报主公大恩!”
玉玺?!
听到这两个字,袁术的眼睛突然亮了起来。
他早就知道孙策有此重宝,已经惦记这个宝物很久了。
也正因为有玉玺这个宝物存在,袁术才愿意收留孙策。
玉玺乃是天命的象征。
得玉玺,象征天命所归。
失玉玺,则预示着气数已尽。
现在孙策愿意把玉玺献给自己,是不是意味着自己也是天命所归,可以称帝了?
这两年,袁术找机会暗示过好几次,想让孙策献上玉玺,可孙策一直在装傻充愣。
这种想要又得不到的状态,让袁术心痒难耐。
现在孙策终于愿意献上玉玺,袁术就更加急不可耐了。
别说是借几千兵马,就算孙策要借个几万大军,袁术也能答应。
“玉玺在哪?
快呈上来让我看看!”
孙策上前两步,双手奉上玉匣。
袁术用颤抖的手打开玉匣,只见一枚珠圆玉润,光彩夺目的印玺静静的躺在匣中。
他小心翼翼的将玉玺拿起,只见此玺方圆四寸,上钮交五龙。
唯独缺去一脚,以黄金嵌之。
在玉玺正面,刻着八个篆字。

袁术语气有些急迫,却又怕刺激到袁耀,刻意压低了音量。
袁耀心中不由感慨,这便宜老爹,对自己还真是没得说。
就凭袁术对自己的关心爱护,自己就得想办法救下老爹,不能让他如上一世那般误入歧途。
如果有可能的话,袁耀也愿意帮老爹打下江山。
生逢乱世,袁耀的目标可不仅仅是活命,自救。
好男儿当一统江山,终结乱世!
开创出一个百姓安居乐业,社稷稳固、国富民强的盛世!
不过袁耀虽有此雄心,路还是要一步一步走。
现在最重要的,是搞定老爹。
袁耀对老爹袁术问道:
“既然玉玺是至宝,孙策难道不知吗?
他为什么要将如此宝物献给父亲?”
袁术理所当然地说道:
“孙策不是说了吗,他要救援舅母和母亲。
为了救亲人献出至宝,也合理啊。”
“那父亲就不怕孙策一去不返,一统江东诸郡,在江东称霸一方?”
袁术闻言一愣,旋即笑道:
“我儿多虑了,孙策要是能攻下江东,反倒是好事。
他只是我的部将,在江东没有任何根基,江东士族也不会归附他。
到头来,孙策还得回来依附于我。
咱们父子凭白得到江东之地,岂不妙哉?”
袁耀想了想,觉得老爹所言也有几分道理。
上一世如果袁术不称帝,孙策想脱离他的掌控,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。
可袁耀依旧不愿意放任孙策。
如果老爹脑子抽风,一心想要作死称帝怎么办?
能消除一个隐患是一个,江东之地孙策想要,他袁景耀也是很感兴趣的。
“如此说来,父亲执意要借兵给孙策了?”
袁术点头道:
“我今日已经答应孙策了,还收了他的玉玺。
为人主者,岂能朝令夕改,出尔反尔?
如果不借兵给孙策,为父以后还怎么号令三军?”
袁耀清楚,老爹主要还是舍不得玉玺,才想出这样一番说辞。
不过让孙策去江东,也不完全是坏事。
江东局势混乱,让孙策这根棍子去搅一搅,或许自己也能从中取利。
“父亲要借兵给孙策也可,不过知人知面不知心。
若孙策到江东后生出异心,父亲悔之晚矣。”
“那景耀...你说为父该怎么办?”
“古之大将出征,都会留下家人当质子。
孙策想要借兵,父亲也当让他留下质子才是。”
袁术皱眉道:
“我儿说得倒是有理。
可孙策一家都在曲阿,为父就算想让他留质子,他也无人可留啊!”
袁耀笑道:
“父亲不用担心,儿自有办法。
等明天孙策再来,儿随父亲一起见他。
到时候儿子定会让孙策交出质子。”
“好,那此事就依耀儿。”
现在玉玺已经到手了,袁术也答应借兵给孙策,不算食言。
儿子袁耀想怎么折腾孙策,对袁术来说都无所谓。
甚至袁术还对袁耀的行为有些窃喜,自家这臭小子长大了,开始知道关心天下大势了。
好好培养,将来未必不是一代明君。
待自己称帝之后,自己一统天下,当武皇帝。
耀儿治理天下,当文皇帝。
岂不是千古美谈?
这样一想,连袁耀摔玉玺产生的不愉快,也在袁术心中烟消云散了。
袁术刚走,管家袁忠就进门禀报道:
“公子,阎象先生在外求见。”
“阎象来见本公子了?
快快有请!
不,还是本公子亲自去请吧!”
在袁耀印象中,袁术麾下奸佞之徒多如牛毛,酒囊饭袋之辈不可胜数。
唯一能拿得出手的人才,就只有一文一武。
文为阎象,能看清天下大势,数次苦谏袁术。
武为纪灵,能统兵,还能跟关羽大战三十回合不分胜负。
其余碌碌之辈,皆不足挂齿。
阎象既然来拜见自己,自己不妨入乡随俗,学一学故人礼贤下士。
由于袁术只有自己这一个儿子,自己丝毫不用担心老爹怀疑自己,拉拢他麾下重臣。
袁术的将军府又大又奢华,说是将军府,实际都快赶上皇宫了。
从这府邸就能看出,袁术野心不小。
袁耀的院落正好在将军府正中,距离袁术的院落不远,可见袁术对袁耀之喜爱。
袁耀踏出院门,只见一名身穿褐色锦衣、身材削瘦、束着长发的中年文士站在门外。
他当即对此人拜道:
“袁耀拜见仲宇(阎象字)先生。”
阎象平日与袁耀接触不多,他一直觉得袁耀表现得很平庸。
可今日袁耀在堂中摔玺,表现出过人的眼光。
现在又能对自己以礼相待,展现出不俗的气度。
仅凭这两点,阎象就觉得袁耀很优秀了。
阎象连忙扶住袁耀,对袁耀道:
“象不敢当公子大礼,公子快快请起。”
袁耀站起身,握着阎象的手,对阎象温和笑道:
“仲宇先生来访,一定是有要事。
咱们进屋说吧。”
“袁忠,备茶。”
两人踏入内堂,分宾主而坐。
阎象对袁耀道:
“今日公子对玉玺的见解,真让象感到钦佩。
公子如此年轻,就能看出玉玺乃无用之物。
可惜主公麾下众多臣子,却都看不透这一点。”
“仲宇先生也看出来了,不是吗?
只是吾父太过喜爱玉玺,先生不愿点破罢了。”
阎象品了一口茶,苦笑道:
“非是吾不敢直言劝谏,只是怕劝了之后,惹怒了主公。
主公若将吾贬斥,将来再铸下大错,又有何人来劝?
还好公子有勇有谋,敢当众摔玺,又敢直言劝谏主公。
有公子在,袁氏可兴也。”
袁耀亦端起茶杯喝了一口,对阎象道:
“摔玺只是小道,想要袁氏昌盛,离不开先生这等忠臣辅佐。
至于吾父...我只能尽最大努力规劝他了。”
袁术的能力,袁耀和阎象都心知肚明。
在年轻的时候,袁术还有几分文韬武略,到了淮南之后,就越发昏聩。
从袁术看到玉玺那种贪婪和狂喜就能看出,如果再这样下去,袁氏迟早要走下坡路。
“公子能这么想,已经是我淮南之幸了。”
阎象对袁耀道:
“吾今日来,是想求公子帮忙。
将数条发展淮南之策,转达给主公。”

今天来借兵,孙策做了充分的准备,他已经准备割肉了。
孙策也不知道袁耀究竟想要什么,他已经把自己能拿出来的宝物都带上了。
他就不信,自己倾家荡产,还满足不了袁耀的胃口。
孙策对袁术施礼道:
“主公,吾母亲与舅舅危在旦夕,还望主公能够借兵与吾,以全吾孝心。”
袁术看了袁耀一眼,没有说话。
按袁术的意思,赶紧借兵让孙策滚蛋得了,省得以后有人说自己玉玺得来不正。
可儿子袁耀非要折腾,那就由他来应付孙策吧。
袁耀微笑着对孙策说道:
“伯符将军,你以玉玺借兵,足见你对母亲的孝心。
可现在玉玺已经摔坏了啊。
你以一个损坏的玉玺来换父亲的兵马,只怕不妥吧?”
袁耀此言一出,顿时将孙策气得七窍生烟。
玉玺怎么坏的,你心里没数吗?
还不是你袁景耀给摔的?
此事我还没找你算账,你倒是拿玉玺损坏来讹诈我。
这世上怎么会有袁景耀这种厚颜无耻之徒?
以孙策的暴脾气,完全忍不了袁耀一点。
可忍不了也得忍,打落了牙也得往肚子里咽。
孙策强忍怒火,对袁耀道:
“玉玺损坏,是策之过也。
所以我今天带来了几件宝物,以弥补玉玺的损失。
相信这些宝物,一定能让主公和公子满意。”
‘嗯?’
听孙策这样说,袁耀顿时来了精神。
他本想以玉玺为借口,向孙策提出一些过分的要求,让孙策留下人质。
没想到还有意外惊喜!
那妥了,孙策的宝物袁耀也要,人质也不能少。
袁术则面无表情,显然对孙策所说的宝物完全不感兴趣。
想他袁公路雄踞淮南,兵精粮足、富可敌国。
自己手里的宝物多的是,装满了整个仓库。
孙策除了玉玺,还有宝物能让自己动心吗?
“有什么宝物?
呈上来给我和父亲看看。”
在袁耀命令下,大将纪灵带着几名甲士,随孙策到门外取宝。
过不多时,甲士们带着两柄寒光闪闪的兵刃走入堂中。
孙策指着两柄兵刃介绍道:
“主公,景耀公子。
这把宝刀,乃是先父留下的古锭刀。
此刀削铁如泥、无坚不摧,乃是战阵杀伐的利器。”
“还有这柄长枪,名为寒龙枪,亦是先父所留。”
“最后还有一匹先父留下的战马,名为雪月白龙驹,乃是马中之王。
战马就在门外,不便牵入堂中。”
“策想以此三宝,外加玉玺,求主公借兵于我。”
袁耀着实没想到,能从孙策身上掏出这么多好东西来。
自己正缺一匹良马,兵刃也可赏赐给招募到的勇士。
得到这三件宝物,可谓是一波肥。
这孙策,人还怪好的。
“孙策将军确实是诚意十足,孝心可嘉。
父亲既然答应借兵给你,自然不会反悔。”
孙策闻言大喜,袁耀这畜生终于松口了!
等自己率军夺下江东,早晚要把这些宝物抢回来!
袁耀,只是代替自己保管这些东西而已。
“多谢主公!多谢公子!
那我便...”
“且慢,我话还没收完。
伯符先别急着谢我。”
袁耀笑着对孙策道:
“虽然父亲同意借你兵马,可你身为统兵大将,总得留亲眷在寿春吧?
这样我们才会相信你啊。”
统兵将领,家眷全部留下为质,这是自古就有的惯例。
可孙策的情况特殊,哪有亲眷可留?
他皱眉道:
“公子,吾父已亡,母亲与诸位弟弟妹妹皆在曲阿,此事人尽皆知。
我借兵前往江东,就是为了救援他们。
又如何能留下亲眷?
待我将他们救出,自然会尽快返回寿春。”
“伯符将军的人品,本公子自然相信。
可诸位将军领兵出征,一向都是这么做的。
若是为伯符开此特例,恐怕难以服众啊。”
孙策没想到自己想要借兵前往江东,会如此困难重重。
这让他离开的愿望更加迫切了。
“那公子说我该怎么办?”
袁耀笑道:
“没有亲眷,留挚友也可。
只要是伯符亲近在意之人,皆可。”
“吾听闻伯符有一至交好友,姓周名瑜,字公瑾。
此人与伯符结为昆仲,交情甚密。
虽不是亲兄弟,却胜似亲兄弟。”
“伯符若能把周瑜召来,留在寿春,我跟父亲就都能放心了。”
没错,袁耀最终的目的,就是周瑜。
周瑜可以说是孙策的外置大脑。
如果把周瑜扣在自己手中,纵然借给孙策几千兵马,孙策也很难如前世一般横扫江东。
而且只要周瑜到了自己手里,袁耀麾下也多了一名可以出将入相的顶级人才。
孙策闻言大惊失色,他怎么都想不到,袁耀竟然能如此清楚地知晓自己和周瑜的关系!
他调查我!
这奸贼竟然要拿公瑾为质,我该怎么办?
袁耀说得没错,孙策跟周瑜,确实要比亲兄弟还亲。
哪怕孙策的亲弟弟孙权在寿春,袁耀想要扣押孙权,孙策都会毫不犹豫的答应。
可周瑜不一样,孙策打心里不愿意拿周瑜做交易。
孙策纠结道:
“袁耀公子,公瑾虽与我相交莫逆,可他人也不在寿春...”
对于孙策的托词,袁耀毫不意外,依旧笑道:
“周瑜人就在丹阳,只要伯符召他前来,几日便至。
我都打探清楚了。”
这奸贼!
孙策的心思彻底乱了,他沉声道:
“此事...我还要仔细考虑一下。”
袁耀笑着说道:
“可以,伯符回去慢慢考虑。
什么时候周瑜到了寿春,我父亲什么时候借兵给你。”
孙策心事重重的离开了袁术府邸,没想到这次搭上两柄神兵一匹马,依旧没能得偿所愿。
他回到府中之后,吕范、朱治等人连忙凑了上来,对孙策问道:
“伯符,这次袁公可答应借兵了?”
孙策叹息一声,说道:
“倒是答应了,可是...
他们要以吾弟周瑜为质,才允许我率军出征!”
“可恨!
都怪那袁耀从中作梗!”
“袁耀小儿!
待吾得了江东,必将此番之辱加倍奉还!”
吕范道:
“将军出征有亲眷为质,乃是常理。
既然袁公同意借兵,那伯符将周瑜唤来便是了。”

相关小说

网友评论

发表评论

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

为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