。
第一天入职,我就被分配到一个棘手项目,负责市场数据分析与竞品调研。
同事们大多是经验丰富的老手,对我这个初来乍到的实习生没抱多大期望。
“嘿,新人,别搞砸就行。”
有人路过我工位,丢下这句风凉话。
我没理会,一头扎进数据的海洋。
收集、整理、分析,运用所学模型预测市场走向,常常加班到深夜,累了就趴在桌上眯一会儿。
一周后的项目汇报会上,我带着精心准备的 PPT 走上台,台下质疑声不断,可当我清晰阐述观点、展示严谨的数据支撑后,全场鸦雀无声。
“贝,你的分析很独到,给项目开辟了新思路,继续加油。”
主管赞许目光让我倍感欣慰。
实习结束,公司直接给我发了转正邀请,薪资待遇远超预期。
我正式成为硅谷职场一员,开启打拼之路,而此时,远在中国的肖奈,还停留在过去,偶尔发来求和信息,都被我一一拉黑。
进入公司后,竞争愈发激烈。
作为新人中的佼佼者,我被卷入部门权力斗争。
老员工汤姆仗着资历,总想给我使绊子。
一次重要的客户提案,他故意藏起关键资料,还假惺惺地说:“贝,这任务艰巨,你刚来,不行别逞强。”
我心里明白,却也不慌,凭借之前积累的行业知识,熬夜重新整理相似案例、挖掘市场新动态,拼凑出一份全新方案。
与客户会面那天,汤姆在一旁等着看笑话。
我镇定自若地讲解,精准回应客户刁钻问题,展示创新的合作模式,客户的兴趣越来越浓。
最终,拿下千万级订单。
公司为此举办庆功宴,我站在台上,接受众人掌声,余光瞥见汤姆铁青的脸,心中畅快。
经此一役,我在公司站稳脚跟,晋升为项目主管,带领团队冲锋陷阵。
不断拓展业务版图,与各大科技巨头周旋谈判。
忙碌充实的生活,让我愈发坚信当初离开肖奈的决定无比正确,而我的蜕变,也注定让他再也无法企及。
在硅谷打拼数年,我已成为行业内知名的金领精英,受邀回国参加一场科技峰会。
踏上故土,心中五味杂陈。
机场外,媒体记者蜂拥而至,闪光灯不停闪烁,都为采访这位从家乡走出又载誉而归的商业新星。
我从容应对,回答专业问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