流传的说法和自己的推测而已。”他感到一阵无力,仿佛肩上的重担愈加沉重。
程颐微微皱眉,思索片刻后说道:“此事关乎大宋的开国之秘,不可不慎。依我之见,君实兄当多方查证,力求还原历史的真相,切不可被世俗的传言所误导。”他的声音坚定,却又透着几分忧虑,仿佛在为好友的前途担忧。
司马光点头称是,心中却暗自感慨:“正叔所言极是,只是这真相恐怕早已被掩埋在岁月的长河之中,想要探寻谈何容易。”他知道,作为史官,自己的职责就是竭尽全力去追寻那被遗忘的真相,然而,面对重重困难,他的内心深处却也不免感到一丝无奈。
在接下来的日子里,司马光四处走访当年的知情者,查阅宫廷档案,但所获甚微。大多数人对此事都讳莫如深,生怕惹来杀身之祸。每当他提及“烛影斧声”,那些曾经的官员和侍从总是神色慌张,言语闪烁,似乎在回避着什么。
然而,司马光并未放弃。他从一些蛛丝马迹中发现了一些端倪,比如王继恩在赵匡胤驾崩后的异常举动,以及赵光义登基后的一些不寻常的人事安排。这些线索让他愈发坚信,“烛影斧声”背后隐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阴谋。他的心中燃起一丝希望,仿佛在黑暗中看见了一丝微光。
但在《涑水纪闻》中,司马光最终还是选择了一种相对隐晦的方式来记载这一事件。他虽然没有明确指出赵光义弑兄篡位,但字里行间却透露出对这一事件的怀疑与质疑,同时也为后人留下了探寻真相的线索。他的笔触如同一把锋利的刀,划破了历史的迷雾,却又不愿直面那隐藏在深处的真相。
“历史的真相或许会迟到,但永远不会缺席。”司马光在完成《涑水纪闻》后,默默地说道。他的眼神中透出一丝坚定,心中明白,自己所做的一切,只是为了让后人能够更加接近那个被尘封的历史真相。至于最终的答案,恐怕只有等待时间来揭晓了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司马光的思绪愈发沉重。他常常在夜深人静时独自思考,脑海中浮现出